灵石县历史文化介绍

导语 晋中有哪些好去处?晋中旅游信息尽在本地宝,本地宝为您整理内容如下:

  历史

 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“打开灵石口,空出晋阳湖”。

 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置县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隋初属平周县(今介休市),隋开皇十年,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,获一巨石,似铁非铁,似石非石,色苍声铮,以为灵瑞,遂命名为“灵石”,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。1948年6月灵石解放,成立县人民政府,属榆次专署。1958年灵石、介休、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,灵石县改为灵石镇。1961年恢复灵石县建置,属晋中行署管辖。

  艺术

  灵石县历史悠久,名胜荟萃,风景独秀。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,旅游资源极为丰富。属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有旌介古遗址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王家大院、资寿寺、文庙、晋祠庙、后土庙、灵石,石膏山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、省级风景名胜区。明清时期灵石县有四大家族,分别为两渡何家、夏门梁家、静升王家、蒜峪陈家。何家以礼传家,以文为业,因此人才辈出,较著名的有被誉为“何氏科苑三姐妹”的何泽慧(高能物理学家)、何泽贞(化学硕士、物理学和哲学博士)、何泽瑛(植物与种子专家)、夏门梁家以学优而仕,全族共有生员107人,贡生47人。举人7人,进士2人,监生142人,最大官至二品。王家以耕读传家,由商宦发家,发迹后大兴土木,现存住宅王家大院有4.5万平方米。陈家为官宦人家,世代为官,在蒜峪村建有十幢院落,人称“十宅”。当代灵石著名的人物有法学家张友渔,版画家力群、牛文,作家胡正,以及祖籍灵石的物理学何氏三姐妹。

  环境

  灵石县四周群山环绕,山峦重叠,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%以上。中部为汾河谷地,县城即居于谷地之中,乃为晋中通往晋南之咽喉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,海拔2532米,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粱山脉,较大山为县城西北14.5公里处的新建塬,海拔1275米,坡度约40度,顶部平坦,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,是控制两渡至西山、控制灵石河西的战略要地。境内主要河流汾河切穿南部韩信岭形成峡谷,是沟通晋中与临汾两地区的交通要道。其他还有仁义河、双池河、交口河等支流。

  灵石县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。年均气温10℃左右,一月零下6℃,七月24℃,年降雨量650毫米,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,无霜期140天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